恩仔的百岳地圖

恩仔的百岳地圖
恩仔的百岳地圖

2007年7月16日 星期一

蘭嶼三日輕鬆行




   

   蘭嶼三日輕鬆行     恩仔96/713-15


 


簡要行程:


第一天7/13


640公司集合→700出發→800西螺休息→930仁德休息→1100萬巒午餐→1215南州糖廠→1415墾管處簡報→1530龍坑→1730宿墾丁


第二天7/14


640早餐→740離開飯店→805搭「綠島之星1號」→1030蘭嶼→1100魚魚鱻渡假村午餐→1330浮潛→1630環島→1920晚餐→晚上吃挫冰、漁港觀星星


第三天7/15


430起床→氣象站看日出→沙灘撿貝殼、抓寄居蟹→730早餐→自由逛逛→900離開飯店→1030搭船→1330到達後壁湖→1400午餐→1540南興休息→1745麻豆休息→1945回到公司→2000回到溫暖的家



第一天7/13


    第一次全家一起到蘭嶼,而印象中的蘭嶼,是個住著雅美族人、丁字褲、獨木舟與飛魚的地方。一早640於公司集合,700準時出發,上一高後,分別於西螺及仁德休息站小休,1100到達萬巒吃豬腳午餐,來到萬巒,看到熟悉的街道,憶起去年31日登北大武山回程也是到此吃豬腳。吃罷午餐於1145離開,1215到達南州糖廠,大夥人手一枝冰棒,吃的直呼過癮,隨後順道逛逛糖廠。



 



南州糖廠


    台糖南州廠建於民國9年,是台灣最南端、佔地最廣的糖廠,也是屏東縣唯一的糖廠,製糖業曾是南州鄉最大、最發達的工業。在南州糖廠內,除綠木成蔭外,並有花架、石桌椅等設置,以供員工做為休憩場所,亦成為附近居民所喜愛的散步及休閒場所。福利社販售的枝仔冰和冰淇淋,因糖醇味美而廣受歡迎。其中尤以蜜紅豆冰淇淋最具特色。台南糖廠現在積極規劃休閒遊憩人工湖,以結合大墾丁國家公園觀光線景。


 


    1300離開糖廠,1415到達墾丁公園國家管理處,觀賞簡報後,1515離開,1530到達龍坑。



 



 



 



 



 



 



 



 



 



 



 



龍坑


    龍坑生態保護區位於鵝鑾鼻東方約1.5公里,面積約61.67公頃,是東海岸最接近南邊的一段,緊鄰鵝鑾鼻公園,全區地形皆由珊瑚礁所形成,也因位於太平洋和巴士海峽的交界處,受海浪的侵蝕作用,處處形成崩崖、裙礁、峽谷等景觀及地形。龍坑生態保護區不但有著特殊的地形,更有著多達215種珊瑚礁海岸植物,也是許多的鳥類及爬蟲類生態環境,不論是珊瑚礁地形或是動植物生態都深具研究的價值,所以被列為生態保護區。


 


    從管制哨歩行來回時間約1小時,可至珊瑚礁台地,前往途中先經過一段防風林,並可聽到台灣特有的鳥叫聲此起彼落,出了防風林映入眼簾一片珊瑚礁台地,佈滿著許多特殊的植物,如草海桐、馬鞍藤、蔓莿、白水木、水芫花、白水木等等,為保護這片珊瑚礁台地,墾管處設有木棧道保護,繞著木道走,體驗不同海蝕珊瑚礁與海構成的美景。


 


    1700離開龍坑,1730到達晚上住宿地點墾丁雅客。晚上的重頭戲為逛逛熱鬧的墾丁夜市。



 



第二天7/14


    740離開雅客,於後壁湖搭805的船前往蘭嶼,這2.5小時的行程,看到好多人臉色發白,不久便拿著塑膠袋嘔吐,二哥尤其嚴重,吐了45個袋子,我則從頭到尾都待在外艙,怕進去船內會暈,好不容易於1030到達蘭嶼開元港。下了船後,2人一輛摩托車,這是來蘭嶼2天的交通工具,因此先到加油站加滿油,再至飯店午餐。



 



 



    蘭嶼原名紅頭嶼,位於台灣東南方海上,隸屬於台東縣,面積45平方公里,是一座火山島嶼,具有熱帶、高溫、多雨型氣候,為台灣地區唯一有熱帶雨林之島嶼。全島丘陵密佈,六個聚落分佈在山麓緩坡,從北邊順時針依序為朗島、東清、野銀、紅頭、漁人及椰油。蘭嶼島上交通十分簡單,一條「海線」環島公路及一條聯絡紅頭到野銀的「山線」,根本不用擔心會迷路,環島一周約38公里,摩托車逛一圈約23小時。島上隨處可看到水芋田,達悟族的飯就是芋頭地瓜,還可看到自由放牧的豬羊。



 


 


 


 



 



吃完中餐,由於正值中午,因此浮潛的時間為13301630,不參加的人則自由活動,原本希望阿全陪小朋友去體驗一下,但因Jack去龍坑時,腳趾頭受傷,怕傷口浸到海水,因此取消不參與了。1530我們一家人分騎2輛摩托車前往氣象站(阿全載Jim,我載Jack),在氣象站上展望良好,右望紅頭八代灣,左眺東清灣,及青翠連綿的山頭。1630回到飯店與大夥會合,由領隊 小劉 帶領大家環島一周。



龍頭岩


    造型突出與奇特,為西岸非常重要的地標之ㄧ,其名稱典故源於形似一龍頭、龍爪向空中張牙舞爪的樣子,尤以傍晚天邊映著泛紅的彩芸為背景時,更如火龍般地氣勢凌人。當地人稱之為ji-mazicing,意為岩石鋒利不規則形成坑坑洞洞的岩壁,此處附近海域尤為蘭嶼人重要豐富的漁場。



鋼盔岩


    又名帽子岩,傳說是巨人舉放的巨石,因形狀酷似阿兵哥的鋼盔而得名,丘側有一缺口,恰似帽沿,十分有趣,在湛藍的天空下,昂然矗立的鋼盔岩,猶如盡忠職守矢志不移的衛兵,成為蘭嶼東南海岸線上引人矚目的一大景點。



 



地下傳統屋


    傳統屋包括主屋、工作房及涼台,蘭嶼夏日多颱風,冬天季風強盛,為了避免沿海地區強勁海風的吹襲,因此主屋都建在「地下一樓」,在地面上只看到前低後高、前長後短的屋頂;野銀部落為蘭嶼傳統地下屋代表作。主屋主要的功能包括提供作為睡眠(特別是冬季)、煮食、生育、貯藏家傳寶物、儀式等活動的場所。主屋建築本身又是社會聲望與地位的象徵。工作房則是一干欄式的建築,其地板高度與門外地面一致。它提供作為睡眠(特別是夏季)、手工藝制作、招待客人等活動的場所。涼台則是一小型的干欄式建築,高出地面約60-90公分,是人們聊天、工作、午憩、甚或進餐的地方。



 



 



情人洞


    東清的情人洞為海蝕洞被鑿穿形成「海拱門」,為一突出的小岬角,因面迎東北季風,海蝕作用特別強盛,當海浪挟著強勁的風勢,如萬馬奔騰衝進洞口時,猛烈撞擊岩壁激起陣陣水花,澎湃洶湧的氣勢,令人懾服。



軍艦岩


    據傳第二次世界大戰美、日軍在本小島對戰時,美航空軍機誤將「軍艦岩」視為日本海軍戰艦,約莫砲轟三、五分鐘,方才發現原來是塊形如戰艦的岩石,因而得名ㄧ直流傳至今。當地人稱此無人島為ji-JaRawed,形容不易登陸之意,此小島雖離蘭嶼島不遠,但附近海域暗流多且急,划船到此小島得費ㄧ番功夫始能達成。


 


五孔洞


    為一上升海蝕崖下方的海蝕洞穴,由五個洞口緊鄰著,每個洞口當地人均賦予不同的名稱解釋意義,第一洞稱之為Va Rai no Volai(蛇窩之意),第三洞稱之為(相撲洞),源於朗島村落與椰油村落角力相撲的地方,傳說兩村人若有衝突,通常在此開始角力相撲,彼此分勝負。第五洞稱之為pangsangsadan,意為杵小米之地,傳說中附近村莊的老人常在此地打小米,此外此處也被稱為「惡靈之窩」,因此早期此地被歸為婦女孩童不宜久留之禁地。



雙獅岩
   
位於朗島村,為火山熔岩冷卻後形成的自然景觀,ㄧ對俯臥的公獅與母獅含情脈脈的對望,母獅背後還探出依投小獅子,雙獅岩原是孤立的顯礁隆起珊瑚礁變成了與陸地聯繫的「陸橋」。



玉女岩


    名稱典故由來自它岩石的造型奇特且頗具雙關意,端賴賞景者豐富的聯想力,始能將岩如其名的答案找出。當地人稱此地為ji-mavonot,蘆葦束之意,係因由外海往此岩望去,猶如ㄧ束蘆葦捆把般地豎立海岸邊,另ㄧ名稱ji-mitazizik,斜靠之意,源於蘭嶼神話傳說故事,有對夫妻意見不合,雙方起爭執,小孩自中間制止二人衝突,因而形成兩邊石柱斜著對靠,中間立ㄧ石柱的畫面。


 


紅頭岩


    紅頭岩以形似人頭側面而得名早期「蘭嶼」被稱為「紅頭嶼」其傳說即每當盛夏日落西沈時,自台東遠眺蘭嶼島可望見泛紅的霞邊處映著紅頭岩,彷彿趴在海上紅色頭顱,故稱之為「紅頭嶼」。



 



獨木舟


    因為要捕飛魚,因此達悟人要造美麗的船,是為拼板舟,由很多塊不同材質的木材拼合起來的。兩端尖翹的龍骨呈現優雅而完美的弧度,紅白黑三色為主的船身上,雕著線條豐富的文樣,在藍色的海天裡是協調又亮眼。


 


    環島一周歷時約3小時,回到飯店為1920,隨即晚餐;晚上大夥又騎著摩托車到冰店吃挫冰,並到漁港觀星星,躺在海堤上,聽著浪濤聲,遺憾的是雲層很厚,只能隱約看到星星。



 



 



第三天7/15


    330醒過來,如果去爬紅頭山的話,時間上剛好,但聽說無路條,又沒帶刀子,如果後段路況不好,恐怕難登頂,因此只好忍痛放棄,繼續睡覺。430起床,大夥相約去氣象站觀日出,大清早的氣象站真的很棒,可鳥瞰野銀部落,山風輕吹,真是個悠閒的時光,但又因雲層很厚,因而沒能看到日出景象。隨後依舊騎著摩托車小逛一下,並到海邊撿貝殼、抓寄居蟹,趕在730回到飯店吃早餐。吃完早餐,往蘭恩文物館、機場等參觀,於900回至飯店收拾行李,隨即騎摩托車至開元港,搭1030的「綠島之星1號」回後壁湖,一上船,大家趕緊找好位置,由於浪蠻大的,無法待在外艙,歷時3小時才到達後壁湖,下船已1330,於1400午餐,午餐後,於南興、麻豆休息後,一路北上往回程,於1945回到公司,結束了這3天的蘭嶼輕鬆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