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仔的百岳地圖

恩仔的百岳地圖
恩仔的百岳地圖

2007年2月7日 星期三

關刀山龍騰斷橋悠遊行順撿拐子湖山




        


             關刀山龍騰斷橋悠遊行順撿拐子湖山      恩仔96/2/3


 


 


 


 


     最近對苗栗情有獨鍾,連著二週都往苗栗走。一家4口早上540離開家,上一高,於三義下交流道,620來到勝興車站,大地猶未清醒,透早的客家小山城,顯得萬分寂靜,忍著一股寒意,下車逛逛沒人的勝興車站。



 


 


 


 


 


 


勝興車站:


    山線舊鐵道(三義至后里段)自西元1908年開通以來,一直為西部縱貫鐵路中最獨特與秀麗的一段,然因鐵路運輸需求擴大,台鐵於民國87年換軌通車,使山線舊鐵道步入歷史。


    苗栗縣境之舊山線鐵道沿線,包括車站、隧道、鐵橋,以及眾多鐵道相關設施,在搭配地區發展脈絡的陳述下,具歷史傳承與文化教育意義,而勝興車站與龍騰斷橋,更被列為古蹟,進而保存;豐富的人文地景與優美的山林生態景緻,使舊山線沿線展現出極佳的大地畫作。


    勝興車站標高402.326公尺,為台灣西部縱貫鐵路最高點,車站站體建於民國二年,為日式木造建築,傳說因位處關刀山麓,附近有九座山頭環繞,即風水傳說中之「虎穴」。勝興車站為了避邪,而在柱頭上特別設計八卦與尖茅造型,屋簷亦呈鋸齒狀,期望以堅硬的兵器來破九虎。


 



 


 


    勝興車站旁的商家都尚未開張, 隨後離開車站,前行後右轉苗56,有往關刀山之指標,循著「行徳宮」指示牌前行,來到三叉路,有一「關刀山公共廁所」,前行往「鯉魚潭水庫,32份,新開」,左轉小徑為出關古道,,行約1.2公里,路左有一廢棄房子,前方有一空地,將車停此,一旁的登山口有一大石寫著「出關古道關聖段 2585M ↑」,720到達登山口,左上石階步道,走約3分鐘,左轉小路有標示往關刀山西北峰(約100分),心想等會回頭再來走走,725登頂關刀山,有一平台,標高889公尺,有一顆125號三等三角點改二等測量。關刀山位於苗栗縣三義鄉和大湖鄉的交界處,主峰北面陡崖深垂,從山谷仰望,一柱擎天,因形狀酷似關刀,山因而得名。



 


 


 



 


 


岀關古道:


    是昔日進出關刀山的要道,現今整頓為健行的步道,出關古道起自於苗栗公館鄉三義的出磺坑,經十份崠、薑麻園,一直到三義鄉的關刀山為止,出磺坑至關刀山的縮寫就成了「出關」。


 


    拍完照,於750離開,隨即下山,來到右轉去西北峰,入小徑,800來到一雨量計「交通部中央氣象局,自動氣象及雨量遙測系統,關刀山自動中繼站」,續行,往後的路段路跡不明,似乎許久沒人光臨了,沿途又都是一種有刺植物,莖幹上一根根的刺,很像狼牙棒的黃藤,阿全辛苦在前面開路,進度緩慢,走了一小時,眼看前面幾乎沒路跡(有路條),刀子放在車上又沒帶上來,只好撤退,850回撤,920回到登山口,930離開,續往龍騰斷橋。


 


 



 



    回至苗49,至叉路,左往龍騰斷橋,1000來到龍騰斷橋,記得好多年前來過,當時沒像現今的規劃。


 


魚藤坪鐵橋及龍騰斷橋:


    魚藤坪鐵橋號稱台灣最高的鐵橋,其東側之龍騰斷橋則被譽為台灣鐵路藝術極品。龍騰斷橋位於魚藤坪鐵橋現址上游80M 處,原名魚藤坪橋,由磚拱、鋼板樑、鋼桁架分段構成。1935年因大地震嚴重損毀,才改為現舊山線沿線上之魚藤坪鐵橋行駛火車,斷橋遺迹可分為南北兩地,包括北端六座以及南端四座殘缺的磚造橋墩,在砌磚工法上,採用當時特殊之「荷蘭式」砌磚工法,本橋也是當時台灣鐵道部(日治時代)海拔最高、長度最長(61M )的橋樑。


    九十幾年來,山線鐵路在山區蜿蜒而行,經過台灣重要的城市及物產豐富的土地,帶動台灣文化智慧的快速流動與城鄉產業的互動有無,島內一體的空間觀、歷史觀、民族觀漸次購築,它見證台灣歷史變遷,而鐵道與周邊環境的互動更醞釀了三義、勝興、泰安等山城及台地風光。


    當年南下的列車拖著沉緬步履進入山岳小站-勝興,終於得以輕快的步伐通過「開天」隧道,來到交會列車的167號誌站,瞬間使來到號稱全台最高(33公尺)的鐵橋-龍騰鐵橋,這座鐵橋是1935年台中關山刀大地震後所改建的新橋。在它的東側那座紅色斑駁的磚造斷橋遺蹟,就是舊山線第一名景「龍騰斷橋」原名魚藤坪斷橋。


    這座被譽為「台灣鐵路藝術極品」的龍騰斷橋,建於西元1905年完工於1906年,總長200公尺,橫跨在景山溪支流龍騰溪深谷上,橋面離溪底50公尺,氣勢萬千。在當時要建造一座可供火車行駛之橋樑,確實是一大挑戰,此座橋墩沒用一根鋼筋、一包水泥,只以紅磚及花崗石塊,利用石灰黏結而成,以平衡火車行駛時所造成的震動,如此高超的施工水準及優美的幾何弧度,建立了此座聞名國內的龍騰斷橋。


    1935年4月21凌晨6時,發生7.3級的關刀山大地震,震央距龍騰斷橋僅50公里,天搖地動,短短數十秒之間,魚藤坪兩百多戶人家無ㄧ棟房子倖存,當然也包括當時被認為最堅固的魚藤坪斷橋,浩劫過後,為儘速恢復南北交通,但因斷橋受損過巨,無法修復,便在斷橋以西60公尺重建新的鐵橋。


    從目前僅遺留下北端六座以及南端四座殘缺的磚造橋墩來看,可考察出其中玄奧。據當地老一輩的鐵路人口述,在建造這座橋之前,日本人先在附近先興建一座磚窯廠,以使就近供給建造橋樑的材料,由於當時日本人嚴格要求磚塊的製作品質,還特地至鶯歌,挑選一座磚窯燒製,在燒製過程都經過專人指導,所以至今留下的殘餘磚塊仍然是屬於「磚」中的極品,尤其位在拱形的磚塊疊砌方式與接合切角,可看出當時砌磚手法的精緻程度。


    在砌磚工法上,受到當時日本政府積極全面西化的時代背景影響,引進「荷蘭式」砌磚工法。另外一處位在拱橋橋墩腰上兩側,各有五個立方體的花崗岩石,這些稍微突出於橋墩的花崗石,是當時興建拱橋的時候,用來支撐鷹架模板用的構造物。


    現今我們還可看到北端的六個及南端的四個橋墩遺蹟,不論是從斷橋半殘拱口望新橋或是依傍著斷橋的滿山油桐花,都是鐵道攝影的最佳景點。民國88921日 再度遭受九二一大地震的無情摧殘,由北端算起第五橋墩半殘拱口二次被震斷,龍騰斷橋除了深具古樸之美外,也是歷經二次大地震的活見證。


   


 



 舊山線:


    中日甲午戰爭後,日本佔據了台灣,開闢了縱貫鐵路山線最險峻、壯觀的路段,由三義車站、勝興、泰安、后里車站到豐原北號誌站,全長23.6公里,共經過4個車站,4座橋樑,9座隧道,跨越苗栗縣及台中縣境,藉由花樑鐵橋橫越大安溪及大甲溪,除了貨運、客運的疏通之外,她見證了鐵道工程的發展,族群的遷徙融合及產業興衰變化,蘊含生動的人文及自然生態,無ㄧ不是豐富台灣近代歷史的重要資產。


    1998年9月23,舊山線駛出最後一班列車之後,台灣的山線鐵路正式完成列車改線,舊山線也功成身退,隱入山林。


 


 



 



 



 


三義木雕


    三義鄉自古原為山胞聚集之地,原始森林茂密,樟木叢生,昔日居於本鄉南端之荷蘭裔族聚族居於鯉魚潭一帶,漢民族則分居於各部落,如双草湖、双連潭、拐子湖、魚藤坪等地,齊聚居中心部落位於三叉河(老街)一帶。三義古名叫「三叉」,其鄉治所載以前稱作三叉河,是因為西湖溪(古稱打哪扒溪)流至此地形成三叉狀的緣故。在日據時期改名為三叉,因為「叉」字不雅,在台灣光復後,才更名為三義。


    三義鄉是台灣雕刻藝術的鼻祖。三義木雕緣起於1920年,早期以天然奇木藝品為主,1970年為木雕鼎盛時期,產品多以外銷為主,1995年時木雕博物館成立後,使得許多木雕藝術者匯集於此。



 



 


    於龍騰斷橋繞了一圈,停留一段時間,於1130離開,往三義方向行駛,到育英國小之十字路,右轉「農苗義13線」往久松客棧方向行,約1.3公里遇叉路取右(直行往勝興車站),有往「賞心悅目」碳烤山莊之指標,行約1公里,電線桿鯉魚幹6840過後約十多公尺,左邊水泥壁前為登山口,路面有白漆「↑M386」,樹上亦綁有路條,1150從登山口開走,1200登頂拐子湖山,又稱祭山凸山,標高549公尺,有一顆八六號三等三角點,是關刀山向西延伸支稜的山頭,山頂上的展望不佳,阿全把基石附近茅草割除,使基石旁有一空地,拍拍照後,於1230下山,1235回到停車處,隨即開車離開,於1330回到家。


1 則留言:

起低ㄟ 提到...

行程好像還算輕鬆吼~~明天就去逛逛。感謝如此詳盡介紹
[版主回覆01/12/2008 13:11:10]感謝蒞臨!
行程真的粉輕鬆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