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仔的百岳地圖

恩仔的百岳地圖
恩仔的百岳地圖

2007年8月2日 星期四

走一趟古今絲路塞外大漠風情〈上〉

走一趟古今絲路塞外大漠風情〈上〉    恩仔 2004/9/14-25   

兵馬俑博物館



簡要行程

第一天(9/14):桃園→香港→西安咸陽機場

第二天(9/15):西安→華清池→兵馬俑→大雁塔→餃子宴


第三天(9/16):西安→法門寺→天水


第四天(9/17):天水→伏羲廟→麥積山石窟→蘭州


第五天(9/18):蘭州(黃河母親像、水車、羊皮筏子)→白塔山→武威→雷台漢墓


第六天(9/19):武威→張掖→千佛寺→酒泉→酒泉公園


第七天(9/20):酒泉→嘉峪關→玉門鎮→敦煌


第八天(9/21):敦煌→鳴沙山、月牙泉→莫高窟→夜臥火車→吐魯番


第九天(9/22):吐魯番(千佛洞、火焰山、葡萄溝、蘇公塔、交河故城、坎兒井)


第十天(9/23):吐魯番→達板城→烏魯木齊→紅山公園→南山牧場


第十一天(9/24):烏魯木齊→天山天池→大巴札→烤全羊


第十二天(9/25):烏魯木齊機場→香港→桃園




    每年一次的出走,不是逃避,不是奢侈,旅行因夢想而偉大,始終相信,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在心中已盤算了好些年,一直嚮往走一趟穿越古今的絲綢之路,終於底定,說走就走。



    絲綢之路-美妙而有詩意,神奇而又佐證歷史的名字!這條古代以中國長安(西安)為起點,橫貫亞洲並連結非洲、歐洲的國際交通古道,宛如縱橫交錯的動脈,通過這條古道,中國的絲綢、漆器、瓷器、造紙法、印刷術、火藥和冶鐵技術逐漸西傳,西方的植物、皮毛、珍禽及樂舞、科學技術、宗教文化也源源東來,絲綢之路,商貿之路,文化之路,旅遊之路,友誼之路,開放之路,這條開通於漢代,興盛於隋唐,在五代、宋代仍不斷拓展的國際通道,雖然在元代以後逐漸衰落沉寂,但是,進入20世紀下半葉後,歷史又賦予它以新的活力,橫貫亞歐腹地,藍天白雲間宛如蛛網的航空線,使古老孔道重線昔日輝煌,那雄渾壯闊的自然景觀,燦爛絢麗的名勝古蹟,那五彩繽紛的民族生活,那豐富富有的文化寶藏,向每一位蒞臨者,彷如揮舞著的七彩綢帶。



第一天(9/14

    今天於中正機場搭乘中華航空班機經香港轉搭中國東方航空抵西安,於晚上835抵達西安咸陽機場,隨即乘車前往寶珍軒吃宵夜,吃完可口的小吃後,已1100了,一天的長途奔波,趕緊前往酒店休息。


第二天(9/15

華清池

    舉世聞名的華清池,位於陜西臨潼縣驪山北麓唐華清宮故址,距西安市三十公里,是歷史悠久的遊覽沐浴勝地,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華清池是一座古老的皇家林園,聖唐時期,唐玄宗與楊貴妃長達十年的愛情羅曼史就發生在這裡。園內分為三大區:東院為唐梨園遺址和驪山天然溫泉沐浴區,西院有九龍湖及大型彩色噴泉,為風景遊覽區;環園內有震憾中外的「西安事變」舊址-五間廳和唐貴妃沐浴的湯池遺址博物館。

華清池

華清池

華清池
華清池

華清池
華清池



 海棠湯

    亦名芙蓉湯,是唐玄宗專為楊貴妃所修建的湯池,其東西長3.6米,南北寬2.9米,深1.2米,為二層台式,上層深0.72米,下層深0.54米,全用24塊岩石砌成,中央有一直徑為0.1米的圓形進水孔,由於形似一朵盛開的海棠花,故稱海棠湯。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所描寫的楊貴妃〝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的沐浴情景即在於此。
蓮華湯

蓮華湯

蓮華湯



蓮花湯

    是專供唐玄宗李隆基沐浴的湯池,亦稱為〝御湯九龍殿〞,其東西長10.6米,南北寬6米,平面呈蓮花狀,為兩層一階式,上層深0.8米,下層深0.7米,全用青石砌成,四壁由六組券石組成,對稱和諧,池底正中南壁處有雙進水孔,西北角有雙出水孔,可容水100立方米,是一座可泳可浴的湯池,這體現了我國唐代帝王唯我獨尊的絕對權威。



    唐玄宗與楊貴妃在華清宮的愛情故事,自聖唐以來,一直為世人津津樂道,影響中外長達一千三百餘年。



五間廳

    位於華清池環園內,緊依驪山,北俯荷花池,樹木蒼翠,環境優雅,1934年增加修築,成為高級官員遊覽憩息之地。

西安事變舊址

    19361212日,國民黨愛國將領張學良、楊虎城在華清池發動了震憾中外的“西安事變”。193610月、12月蔣介石兩次至陜下榻五間廳,堅持“攘外必先安內”,強迫張、楊“圍剿”紅軍。張、楊為促蔣抗日,多次涕泣“諍諫”,均被斥回,被迫發動“兵諫”。12日凌晨,“兵諫”部隊在五間廳外與蔣衛隊發生激戰,蔣聞槍聲倉惶由五間廳其臥室翻窗越牆而出,由衛兵扶掖上山。天亮後,被搜山部隊在山腰處發現,送至西安。



    五間廳為西安事變舊址之一,經整理已恢復原貌。1982年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安事變舊址
西安事變舊址


    1030離開華清池,續往參觀著名的兵馬俑。19743月,臨潼縣西楊村農民在柿林中打井,發現了俑頭和俑身其他部位的殘片,因此進行發掘。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建成於1979年,是世界著名的大型遺址博物館。館內陳列著經過科學發掘的秦始皇一、二、三號兵馬俑陪葬坑和秦始皇陵銅車馬等珍貴遺跡遺物,並不定期舉辦臨時展覽,兵馬俑坑埋藏俑陶馬近八千件,青銅兵器數萬件,是秦代軍事、藝術、科技、文化的寶庫,譽為「世界大八大奇迹」,並作為秦始皇陵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成為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



兵馬俑博物館


兵馬俑博物館



秦俑一號坑

    秦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園中一處大型陪葬坑,位於秦始皇陵封土東側1.52公里處,在歷史文獻中未見記載。一號俑為地下式土木結構建築,東西長約230米,南北寬62米,面積約14000多平方米,陶俑陶馬約六千件。兵馬俑造型生動,形象逼真,是中國雕塑史上璀璨的明珠,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迹」,是人類文化遺產中極其珍貴的財富,對研究中國古代的政治、軍事、科學、藝術都有十分重要的價值,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才能的結晶。


兵馬俑

兵馬俑

秦俑二號坑

    19764月鉆探發現,位於一號坑東端北側20米處。俑坑坐西向東,平面呈曲尺形,東西長124米,南北寬98米(均含門道),深5米餘,總面積約6000平方米。經試掘,二號坑是以弩兵方陣,戰車方陣,騎兵陣和車徙結合的長方陣等四個相對獨立的小陣有機組合而成的大型曲尺形軍事陣營,具有兵種多,車輛多,造型種類多和陣營形式複雜,建築結構複雜等鮮明特點,是關於秦代軍事、藝術、科技發展的輝煌圖卷。



    二號坑考古工作還在進行。目前展出的是恢弘壯觀的遺址頂部棚木迹象以及一部分陶俑陶馬出土現狀,展示了秦俑坑遺址的另一寶貴場景,與此同時還為觀眾提供了一睹考古發掘工作現場的難得機會。




秦俑三號坑

    19766月發現,它位於一號俑坑的西端北側,南距一號俑坑25米,東距二號俑坑120米,平面呈「凹」字形,東西長28.8米,南北寬24.57米,深5.25.4米,總面積約520平方米。此坑曾遭嚴重破壞,陶俑、陶馬和戰車殘破較甚,坑內發掘戰車一乘,陶質武士俑68件,青銅兵器34件。三號俑坑似為統帥一、二號兵馬俑軍陣的指揮部,古名軍恭。



秦陵彩繪銅車馬

    1978年夏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封土西側約20米處勘探發現一大型車馬陪葬坑,面積3025平方米,1980年底經局部試掘,在距地面7.8米深的地方出土了兩乘大型彩繪銅車馬,兩乘車一前一後面西,置於一長方盒狀的木椁內,依前後順序編為一號車二號車,由於木椁底上部塌陷,出土時車被壓碎,彩繪顏色多已剝落,後經八年的精心修復,銅車馬瑰麗的丰姿基本得以再現。兩乘銅車馬是按照實用馬車的二分之一比例縮小制定而成,是秦始皇生前馬車儀仗的象徵,其主要零部件均係用錫青銅制作,另有約十四千克的金銀質物件總重量為兩千三百零二千克,銅車馬造型準確,形象逼真,結構複雜,裝飾華麗,清晰製作。工藝精湛,是研究中國古代車制科技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建的富麗堂皇,遊覽人士包括中外皆有,絡繹不絕的人潮,無怪乎當地有句諺語:「翻身不忘共產黨,發財不忘秦始皇」,橫批為:「感謝老楊」!

    

       中午100於兵馬俑內的餐廳用餐,其中現場師父擀麵製作刀削麵及牛肉拉麵的生意最佳,大家大排長龍,為的就是吃那又香又Q的麵。於1500離開,前往下一個景點-大慈恩寺(大雁塔)。


大慈恩寺

    建於唐太宗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高宗李治作太子時為其母文德皇后追福而建的,並迎請了自印度取經歸來的高僧玄奘法師總理事務。當年大慈恩寺是唐代長安城內規模最大的一座寺院,寺內重樓複殿,雲閣洞房,共十三院一千八百九十七間,佔地面積三百六十餘畝,為城南善昌坊的一半,曾住有僧侶三百餘人。

    玄奘姓陳名褘,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緱氏鎮),俗稱「唐僧」,生於隋仁壽二年(公元602年),卒於唐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他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佛學家、旅行家和翻譯家,遊學取經,共歷時十七年,行程十萬里,經一百一十個國家。他把中國的文化傳到印度等國,又從印度帶回六百五十七部梵文經典,在大慈恩寺辛勤翻譯佛經十一年,並創立了佛教的一大支派-慈恩宗。


    玄奘為保存印度取回的經典,於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主持修建了大雁塔,初建時為五層,磚表土心,後因塔身逐漸頹廢,於武則天長安年間(公元701年~704年),改建為七層,塔高64.5,塔體為方椎形,仿木結構。


    五代長興年間和明萬曆年間,又加修築保留至今。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為了保護這一千年古塔,曾多次修築。一九六一年,由國務院公佈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今天,大雁塔是古城西安的標識和象徵,已成為馳名中外的佛教聖地和旅遊勝地。

大雁塔



大雁塔

    座落在古城西安南部大慈恩寺內,以其獨特的建築造型和一千三百多年的悠久歷史著稱於世。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古城西安保存最完整最雄偉的唐代建築之一。

    據文獻記載,玄奘法師從印度取經回到長安後,於唐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建造了大雁塔。該塔由玄奘法師親自設計督建,歷時二年建成。在塔內安置有自西域帶回的經書、佛像、舍利等。塔初建時,外觀仿西域式樣,高約54,共五層,平面呈方形,外觀呈四角方錐體,總高度為64.7,底邊長25,塔內外均為七層。青磚砌成的塔身磨磚對縫,結構嚴整。塔體各層比例適度,逐層收分遞減,造型簡潔穩重,整個建築氣魄宏大,格調莊嚴古樸。在裝飾上模仿木構建築,開間以隱起磚柱劃分。塔的下兩層為九間,在封建社會,九開間的建築制度是最高等級,只有皇宮主要建築及皇帝整建的廟宇方可採用。至於「雁塔」的名稱來源,則是依據玄奘撰(大唐西域記)所載菩薩為誘導眾僧,化雁投身自隕,眾僧感悟,改信大乘,療雁建塔的佛教故事而來。



    聽地陪導遊說,大慈恩寺內的廁所漂亮極了,既如此,當然得見識一下;果不其然,外表建得不像個「洗手間」,還稱為「淨心閣」,男生的寫著「樂得苦離」,女生的寫著「萬緣放下」,還真是蠻有詩意的!


淨心閣

    1800離開大雁塔,晚餐則吃當地有名的「餃子宴」,十多道各式各樣的餃子,雖說蠻袖珍的,但一籠一籠的吃,還是吃得蠻撐的,尤其搭配著慈禧太后當年的故事、遊戲,還真有那般的情境!



第三天(9/16

法門寺

    位於扶風縣城北10公里的法門鎮,距西安120公里,始建於東漢末年,發跡於北魏,起興於隋,鼎盛於唐,被譽為「皇家寺廟」,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為舉國仰望的佛教聖地。


玄娤

法門寺

法門寺



    法門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隋改稱「成實道場」,唐初改名法門寺。元魏和唐初都曾拓展寺院,唐高宗顯慶年間修成瑰琳宮二十四院,建築極為壯觀,原塔俗名「聖家」。唐真觀年間改建成四級木塔,明隆慶三年(1569)木塔崩塌,萬曆七年至三十七年建起十三級,八面磚塔,高四十 七米 ,隋順治十一年(1654)因地震塔體傾斜裂縫,民國二十八年底(1939)朱子橋將軍捐資補修寶塔,一九八一年八月二十四日因雨連綿,寶塔崩塌。



    據史載:元魏二年(555),隋仁壽二年(602),唐真觀五年(631),三次開塔就地瞻禮舍利,唐高宗顯慶五年,武則天長安四年,肅宗上元元年,德宗貞元六年,憲宗元和十四年,懿宗咸通十四年,均以極其隆重的儀式迎請至宮內供養。宋代法門寺也曾恢復到最大規模,明、清兩代法門寺雖有所衰,地方官民信眾仍儘力整修。



    新中國成立後,法門寺香火漸盛,道場興隆。一九八四年人民政府落實宗教政策,將法門寺交由佛教界管理,一九八七年政府決定重修寶塔,清理塔基發現了自唐懿宗咸通十五年封閉的唐代地宮,適逢四月初八佛誕日,喜獲釋迦如來真身舍利及上千件法物寶器,法喜遍溝,普天同慶,從此法門寺揭開佛元新頁。



    一九八八年法門寺對外開放,十餘年來在黨和政府宗教政策的指引下,淨一法師的帶領下,在佛教四眾的努力下,先後修建了大雄寶殿、長廊角亭、鐘鼓樓、禪房、佛學院、寮房等仿唐工程。一九九八年對寶塔地宮進行裝飾,體現無上法門,無盡法界,結合歷史、宗教、信仰、社科、藝術等內容為一體,又是供養佛指舍利的大曼茶羅壇場,再現密曼茶羅之精華。




    近年來,佛指舍利分別赴泰國、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瞻禮供奉,影響極大。二00四年元月,法門寺兩序大眾禮請當代高僧學滅大和尚普院住持,將使法門寺宗風丕振,更加清靜莊嚴。



    參觀完法門寺,還買了又大又甜又便宜的蘋果(一元四粒);接下來換車換地陪導遊,因進入第二階段是絲路甘肅段,算是所有行程最辛苦的!於1400離開法門寺,須車行270公里至甘肅第二大市天水;地陪是年輕小夥子小趙,一上車便千叮嚀萬交代,要大家注意五點,第一:甘肅的諺語「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意即一天的天氣變化溫差相當大,要多加注意。第二:吃完葡萄不能馬上喝熱茶,蜜瓜不能多吃,會上火。第三:要多喝水。第四:晚上的活動要減少,要早睡。第五:要上洗手間,需十五分鐘前告知,因為在茫茫大戈壁須提早告知,以便司機找個好地點。



第四天(9/17

      天水市古時叫秦州,一年四季分明,有甘肅小江南之稱,天水之名由來是因「天河注水」。天水的「花牛蘋果」馳名中外,姑娘皮膚白又美。

       一早,竟下起了濛濛細雨,大家笑說是「王龍海導遊」(海龍王)帶來的!840到達全國唯一的伏羲廟參觀。

       

天水市



伏羲廟

    伏羲是中華民族偉大的人文始祖,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他始畫八卦,以佃以漁,造書契,代結繩之政,制嫁娶;立九部,設六佐,以龍紀官,鑽木取火,教民熟食,制曆法,定節氣,嘗百草,制九針;制琴瑟,作樂章,立占笙之法,奠定了中華民族文明昌盛的根基。根據古文記載和現代考古發掘成果證實,天水是伏羲誕生地,19928月,江澤民總書記視察天水時,親筆題詞「羲皇故里」,確立了天水在研究開發伏羲文化方面的獨特地位。



    天水伏羲廟是一座專門祭祀伏羲氏的明代宗廟建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佔地面積27畝,約17500平方米,明清兩代先後九次重新擴建,形成規模宏大,佈局嚴謹的古建築群。整個建築群呈宮殿式建築規劃,座北朝南,主體建築沿南北軸線,依次排列,朝房亭廊,東西對稱佈局。院落重重相疊,四進四院,高深幽遠。文物建築莊嚴雄偉,彩畫精美,木雕精湛,院內古柏濃郁,具有極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伏羲廟作為伏羲文化和祭拜緬懷先祖的聖地。




    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保護好這一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長期以來加強伏羲廟保護工作。




    目前,天水已被國家華夏文化紐帶組委會確定為全國華夏祭祖基地之一,甘肅省專門成立了伏羲文化開發領導小組,伏羲廟文物保護已成為祭祖基地建設的重點工程。


     伏羲廟現佔地面積6000多平方米,古建築有戰樓,牌坊,大門,儀門,先王殿,太極殿,鐘鼓亭,來鶴軒,朝房共13座建築,復建前院東西廂房二列,中院碑廊二列共4座。廟內現存37株古柏和1株唐槐,保存有明清碑十七通,名匾十餘面,是考證伏羲歷史沿革的重要資料。

    
     930離開伏羲廟,前往中國四大名窟之一「麥積山石窟」(其他三個為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崗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1020到達,依舊是陰雨綿綿,這正親賭了有名的「麥積煙雨」景況。

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石窟

    麥積山又名麥積崖,因其形「如農家麥積之狀」而得名。它位於秦嶺西段的北麓,周圍群峰環抱,麥積一峰崛起,海拔一千七百四十 二米 ,距天水三十公里,區內松竹眾生,山巒迭翠,自古有「秦地林泉之冠」之稱。



    據史書記載,麥積山石窟始創於十六國後秦(公元三八四年至四一七年),西秦時,著名禪僧玄高在此講學,「聚集僧人三百」。北魏、西魏、北周三朝,大興崖閣,造像萬千。隋、唐、五代、宋、元、明、清都曾不斷開鑿或重修。歷史上雖多次地震、火災的破壞,仍保存窟洞一百九十四個,泥塑、石刻七千餘件,壁畫千餘平方米,北朝崖閣八座,素有「東方雕塑陳列館」之稱,是我國著名的四大石窟寺之一。




    麥積山石窟開鑿在懸崖絕壁上,洞窟「密如蜂房」,棧道「凌空穿雲」,其驚險陡峻為世罕見。但由於多雨潮濕,壁畫大多脫落,而泥塑基本完好,有的泥質如新,堅如燒陶,可見古代藝術匠師們制泥技巧之高超。在藝術造型和特點上,泥塑生動優美,石雕技藝精湛,壁畫古樸典雅,不論是北朝的「秀骨清像」,還是隋唐的「豐滿圓潤」,都刻劃得 栩栩如生,溫婉可親,極富生活氣息,與中原文化一脈相承。




    由於積麥山石窟泥塑群像以突出的人格化、世俗化和形神兼備,動靜相生的獨特風格,以及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完美結合,使之成為國內著名的旅遊聖地之一,並成為國務院公佈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對研究中國佛教史、藝術史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實證資料。  

        雖然是陰雨的天氣,穿起了輕便雨衣,一馬當先,從頭看到尾,毫不遺漏。一些年紀大的叔叔、阿姨們都在車上,大概怕天雨路滑,有懼高症的人也都半途而退;在高處望下,雲霧飄邈中,見識到了這著名的「麥積煙雨」,真可謂不虛此行。

 

    午餐後,於1340離開麥積山,經天巉公路行360公里至甘肅省會蘭州;甘肅有四怪:第一是「房子半邊蓋」因為肥水不流外人田,雨水下來流到院子的水窖裡,第二是「石頭山上土蓋子蓋」,第三是「碗盤分不開」,第四是「姑娘不對外」,沿途小趙總是滔滔不絕講許多歷史故事、典故,沖淡枯燥的漫長路途,到達蘭州時已1900了。蘭州又稱金城,為一狹長走廊,東西160公里,南北6公里,是中國板塊中心,中間有黃河從中穿過。晚餐於27樓高的旋轉餐廳,可邊吃邊瀏覽全蘭州市的夜景。

五天(9/18

蘭州

蘭州
    
     一早於830來到「黃河母親像」,大家皆爭相照相。旁邊為蘭州水車園,其地處黃河百里風情線中端,東鄰中山橋、黃河索道,西連『黃河母親』,南依西湖公園,北與白塔山公園、金城關隔河相望。至1952年,二百五十二輪水車林立於黃河兩岸,蔚為壯觀,成為黃河文化的一個內容和金城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因此,蘭州被譽為「水車之都」而知名於國內外。   

蘭州--黃河母親像

蘭州--黃河母親像

蘭州--黃河母親像



蘭州水車

    又稱「翻車」、「天車」、「灌車」、「老虎車」,是一種巧妙的利用自然能源的古老提灌工具。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蘭州段家灘人段續在雲南任道御史時,借鑒當地筒車原理,回歸故里後,於1556年創制了蘭州第一輪水車。據《重修皋蘭縣志,段續傳記》記載:〝續居里時,創為翻車,倒挽河流以灌田,致有巧思,沿河農民皆仿效焉〞,蘭州兩輪水車建於1993年,直徑16.5,由水車墩台、水道、將軍柱、大軸、幅條、水框、刮水板、網弦、水斗等部份組成,它日夜吟歌,灌千畝良田(園地),成倬在(水車調)一詩中寫道:躬身曲背路悠悠,舉步維艱勝馬牛,莫道位卑家世淺,敢教風物潤沙州。水車作為黃河文化的組成部分,現已成為黃河百里旅遊風情線一處獨具特色的景觀。


蘭州--水車


蘭州羊皮筏

    皮筏,歷史悠久。最早見於《水經注‧葉榆水篇》〝漢(光武)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王遣兵乘革船(即皮筏)南下水〞。《宋史‧王延德傳》記載:〝羊皮為囊,吹氣實之浮於水〞。蘭州皮筏興起於清朝光緒年間,是游牧維生的水上運輸工具。最初是以牛皮袋捆在木排下制成,後逐漸為經濟實用的羊皮筏所取代(通常以13只羊皮組成一筏)。在舊中國,西北邊陲交通閉塞,青海的羊毛和蘭州的水煙全靠黃河上的皮筏、木筏運往包頭,再轉火車運往津滬。


蘭州--羊皮筏子

蘭州--羊皮筏子

蘭州--羊皮筏子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前,蘭州附近的黃河水域上,皮筏觸目皆是。諳熟水性的回族筏工奮臂划槳。縱一書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或自河口、新城一帶滿載蔬菜、瓜果送往市區,或往來如梭,渡送兩岸行人。隨著時代變遷,城市交通工具日益現代化及市區黃河橋增多,作為古老的運輸工具已結束,但作為黃河文化的組成部分,羊皮筏子已成為廣大遊客觀賞和漂流的項目。


    隨後搭黃河索道上「白塔山公園」,此地大都為回民聚居,可看到回教寺院;一行人前往參觀山上的「白塔」。


白塔

    元太祖在完成大元帝國疆域的統一過程中,西藏擁有實權的薩迦派法王派了一位著名的喇嘛為其代表去謁見成吉思汗,到蘭州後因病去世。公元1228年,元即下令建塔紀念。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甘肅巡撫綽奇擴建寺址,改名為「慈恩塔」。白塔七級八面,高17米,各級每面設有佛甕及磚雕龍頭,口銜鐵鈴,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白塔

    白塔為漢藏結合,下為漢式,上為藏式,八面掛鈴上有經文,風一吹,就像經文唸了一遍。1150離開白塔山,前往餐廳吃蘭州有名的牛肉拉麵。餐罷,前往採購蘭州的百合、玫瑰等。1400離開蘭州市,須行320公里至武威。沿途景觀過了黃土高坡,即過了烏鞘嶺後,進入河西走廊(黃河以西,東起烏鞘嶺,西至敦煌,南北狹窄,南為祁連山,北有北山高地,長一千多公里之走廊),祁連山長1200公里,是甘肅與青海的分界。途經「天祝」,其為藏族自治縣,房屋的屋頂是平的(曬牛糞),窗戶小(風小),小趙述說著藏族的民情風俗,由於去年去了西藏一趟,因此我可是非常熟悉的;藏族的葬法有塔葬、火葬、天葬、水葬及土葬。藏民不吃天上飛的(飛禽)及不吃魚類(水裡游的)。


    1900到達古稱涼州的「武威」(耀武揚威),隨即前往參觀「雷台漢墓」。 
   
雷台漢墓

    雷台漢墓發掘於1969年,墓門向東,呈正東西方向,全長約40米,墓室面積約60平方米,牆壁有用朱紅繪成的花卉圖案數組,筆法簡練粗曠。磚砌部分有墓門、通道、前室附左右耳室,中室附右耳室和後室。墓門及墓室牆壁均以青磚和塗黑色磚組成各種菱形圖案,以紅、黑色線紋作為壁飾,前後室和中室墓頂為覆斗式,以墨線勾邊,並用紅、黃、灰、白等色繪成蓬花藻井圖案,從此墓的營建規模及231件隨葬品(出土文物均藏於甘肅省博物館),反映出墓主人顯赫的社會地位。雷台漢墓是迄今為止河西地區發現規模最大的東漢墓葬。

雷台漢墓

雷台漢墓

雷台漢墓



    被史學界稱為「豐富的地下博物館」的雷台漢墓其豐富多樣的出土文物是當時社會生活狀況的客觀反應。其中藝術價值最高的為馳名中外的銅奔馬-馬踏飛隼,它是甘肅省一大象徵,亦為武威市的市標。



    1950離開雷台漢墓,此時大家已是飢腸轆轆,趕緊前往浙江大酒店晚餐及住宿。大酒店前是一條熱鬧市街,晚上有夜市、舞台秀(樂曲演唱、婚紗秀等),因屬人行區,還有漂亮的雕塑像,熱鬧非凡!   


武威


https://suan1219.blogspot.com/2007/08/blog-post_1.html

走一趟古今絲路塞外大漠風情〈下〉  2004/9/14-25

PS:更多內容請參閱:

Blog恩戀山情

Facebook恩言峰語

健行筆記:陳素恩

Instagramanchen1219

沒有留言: